一周要闻

【壹周要闻目录(第206期)】住房租赁市场获重磅金融政策支持;《横琴金融30条》发布;LPR连续6个月维持不变

蒙格斯智库

时间:2023-02-27

租赁住房.jpeg





头条




1.央行、银保监会就《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支持发放住房租赁经营性贷款。《意见》提出,加强住房租赁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支持商业银行向各类主体新建、改建长期租赁住房发放开发建设贷款,期限一般3年,最长不超过5年;增强金融机构住房租赁贷款投放能力,支持商业银行发行用于住房租赁的金融债券,筹集资金专门用于增加住房租赁开发建设贷款和经营性贷款的投放;稳步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稳步推进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工作,在把控风险前提下,募集资金用于住房租赁企业持有并经营长期租赁住房。


2.《横琴金融30条》发布。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及广东省政府联合发文,提出三十条金融改革创新举措,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其中提出,扩大港资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允许证券业金融机构在香港开展直接融资,有序探索深港私募通机制。扩大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开放,允许境外特别是香港金融机构设立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公募基金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等。


3.央行:严控增量风险,加强金融、地方债务风险防控。央行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构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机制。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压降存量风险、严控增量风险,加强金融、地方债务风险防控。进一步深化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和风险处置职能,不断提升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发挥风险差别费率的激励约束作用,提高早期纠正的权威性。压实金融机构及其股东的主体责任、地方属地责任和金融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形成风险处置合力,确保处置措施有效执行和落地。


4.证监会:明确企业保密责任,境外检查应通过跨境监管合作机制进行。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为使企业切实担负信息安全主体责任,《规定》要求境内企业境外发行上市过程中向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证券服务机构以及境外监管机构提供、披露,或者通过其境外上市主体等提供、披露文件资料时,遵守保密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境内企业向有关证券公司、证券服务机构提供文件、资料时,就提供的涉密敏感信息具体情况提供书面说明,证券公司、证券服务机构妥善保存上述书面说明以备查。


5.银保监会:将继续加大对违规使用经营用途贷款、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监管。近期银保监会再次召开专题会议,要求银行加快处理积压申请,做好提前还款服务。银保监会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指导商业银行依据合同约定做好房地产金融服务,畅通线上办理渠道,加快审批处理效率,做到客户少跑路、快办理。同时,将继续加大对违规使用经营用途贷款、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监管。


6.LPR连续6个月维持不变。2023年2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0%,均维持不变。2月15日,央行开展了499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为2.75%,已连续第6个月保持不变。






经济




1.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2月26日至28日召开二十届二中全会。会议讨论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稿和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稿,讨论了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建议人选。会议指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2.2月24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科技部相关负责人出席,介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相关负责人指出,人工智能作为一个战略性新兴技术,日益成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生产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力量。要将人工智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增长引擎,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同时,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继续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同时,建立起金融支持企业创新的工作机制,打通科技、产业、金融的链条。


3.国资委明确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三方面重点。加快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功能作用;加快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加快健全有利于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打造创新型国有企业。


4.国务院原则同意《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到2035年,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647.6平方公里以内,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803.6平方公里以内。


5.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中办、国办发文推动乡村医卫体系建设,从强化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和布局优化、发展壮大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改革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运行机制、提高农村地区医疗保障水平等四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文件提出,推进医疗、医保、医药、医教改革协同联动,保持医保基金平稳运行。


6.国家发改委正式下达202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计划支持首批11个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省份超过100个中小城市,加快推进5G和千兆光网等基础网络建设。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助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7.国资委:加大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关键领域的科技投入。国新办23日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面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举行发布会,国资委表示,中央企业要加大对传统制造业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关键领域的科技投入,推进油气资源进口多元化,加大5G、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抓好房地产、金融等领域风险防范应对。


8.2022年全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3.8万亿元,同比增长超6%。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介绍,2022年全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3.8万亿元,同比增长超6%,为稳住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贡献了交通力量。


9.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目标是到2025年,突破50种以上智能检测装备、核心零部件和专用软件,推动100个以上智能检测装备示范应用,建成从材料、元器件、零部件、专用软件到装备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10.财政部部长刘昆:增强财政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财政部部长刘昆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时强调,今年要增强财政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大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发挥财政稳投资促消费作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继续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治理。


11.2023年1月全国吸收外资127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5%。据商务部消息,2023年1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7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5%(折合190.2亿美元,增长10%)。其中: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40.4%;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62.8%,高技术制造业增长74.5%,高技术服务业增长59.6%;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13.4%、25.9%和21.6%。


12.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的指导意见》明确:2023年年底前,建立跨部门综合监管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动态更新机制,在部分领域开展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到2025年,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建立健全跨部门综合监管制度。


13.2022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57万亿元。据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消息,2022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57万亿元,同比增长18%,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14.工信部: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启动。工信部组织开展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力争到2023年底,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8万家、“小巨人”企业超过1万家。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复核工作同时启动。






金融




1.证监会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工作,基金投资范围包括特定居住用房(包括存量商品住宅、保障性住房、市场化租赁住房)、商业经营用房、基础设施项目等。证监会将指导基金业协会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框架下,新设“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类别,并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政策。试点基金产品的投资者首轮实缴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且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自然人投资者合计出资金额不得超过基金实缴金额的20%,基金投资方式也将有一定限制。基金首轮实缴募集资金规模不得低于3000万元,在符合一定要求前提下可以扩募。鼓励境外投资者以QFLP方式投资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


2.银保监会:截至2023年1月末,养老理财产品规模突破千亿元。据银保监会统计,截至2023年1月末,养老理财产品存续51只,47万投资者累计购买金额1004亿元。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稳步推进。此外,目前商业银行已开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超过2400万户,为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3.证监会: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将于4月24日正式实施。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更好地满足境内外投资者参与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权益资产配置的需求,近日,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同意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中国结算和香港结算于2023年4月24日正式实施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开放因不满足结算安排而关闭的沪深港通交易日。实施后,港股通首次新增交易日为4月27日、4月28日,沪深股通首次新增交易日为5月25日。


4.银保监会:资管新规过渡期整改任务总体完成。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落实资管新规取得积极成效,理财业务存量整改基本完成。经过近5年综合治理,影子银行风险显著收敛;资管新规过渡期整改任务总体完成。银行严格制定报送理财存量业务整改计划,锁定待处置资产基数,多措并举推进整改落实,绝大多数存量资产已顺利处置完毕,总体完成过渡期整改任务。对于个别银行剩余的少量难处置资产,依规纳入个案处置,加快推进清理,总体进度优于预期,个案处置进入收尾阶段。


5.证监会:强化对“伪市值管理”的精准打击,严惩相关违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专业操盘手等。证监会表示,针对“伪市值管理”类操纵案件,证监会一方面坚持稳字当头,在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稳妥处理案件查办与公司经营、风险处置等的关系,谨慎把握调查工作节奏、时间节点等,严把证据关、法律适用关,密切上下游执法协作,精准施策,避免“误打误伤”。另一方面,坚持全覆盖全方位追责,对参与配合“伪市值管理”违法违规行为的上中下游全面调查,严肃惩处相关违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私募机构及从业人员、配资中介、专业操盘手等。


6.证监会:严厉打击利用天干地支、阴阳五行风水学说预测股市等违规行为。证监会表示,将从严落实中办、国办《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持续加强发布证券研究报告监管执法和自律管理,严厉打击利用天干地支、阴阳五行风水学说预测股市等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合法权益。


7.港交所23日公布2022年全年业绩,当年收入及其他收益为184.56亿港元,同比下跌12%。港交所公告显示,由于交易及结算费、存管服务费及上市费减少,主要业务收入较2021年下跌9%,但保证金投资收益净额增加及衍生产品市场交易费增加,已抵消部分跌幅。债券通北向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创新高,达322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上升21%。


8.银保监会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财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5万亿元,同比增长8.7%;提供风险保障12457.4万亿元,同比增长14.7%;支付赔款9078.2亿元,同比增长2.6%。截至2022年底,财险业总资产2.7万亿元,较2021年底增长9.0%。


9.证监会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工作。证监会20日发布消息,为进一步发挥私募基金多元化资产配置、专业投资运作优势,满足不动产领域合理融资需求,近日,证监会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工作。证监会表示,此次试点工作是证监会健全资本市场功能,促进房地产市场盘活存量,支持私募基金行业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重要举措。


10.中证金融公司市场化转融资业务试点上线。此次改革的核心是将转融资“固定期限、固定费率”调整为“灵活期限,竞价费率”,证券公司可以自主选择期限,自行申报费率,转融资交易通过竞价方式完成。


11.中基协发布《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备案指引(试行)》,明确不动产投资范围及试点管理人要求,从基金募集、投资、运作、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规范。《指引》适度放宽股债比及扩募限制,明确可以通过申请经营性物业贷款、并购贷款等方式扩充投资资金来源。


12.香港证监会就适用于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营运者的建议规定展开咨询。根据将于6月1日生效的新发牌制度,所有在香港经营业务或向香港投资者积极进行推广的中央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将需获证监会发牌。






风险




1.据证券时报,开年以来,监管机构开具了一系列罚单,剑指银行机构在小微贷款业务上的“虚增”、“不实”以及划分口径上的乱象。为完成小微企业“贷款量”和“客户数”等指标的增速,银行业务人士透露,对较大企业的信贷进行包装,拆分出小微信贷,成为一种常见的操作。


2.据券中社,截至1月末,“工农中建交”5家大行理财公司及招银、兴银等11家理财公司的产品(仅以子公司管理口径计)管理规模约为16.32万亿元,单月缩减规模近8300亿元。主要配债的固收类产品缩水幅度继续扩大,11家理财公司1月份该类产品减少近8000亿元,其中5家国有行理财公司固收产品单月减少逾7400亿元。


3.2023年度信托监管工作会议召开,此次会议主要督导信托公司继续推进业务转型与风险处置。会上通报了一些行业共性问题,同时点名批评部分信托公司,原因包括压降任务不达标、业务操作存在违规动作,风险处置不达预期等。


4.中国保险资管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协会共登记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保险私募基金36只,同比减少14.29%,登记规模557.26亿元,同比减少29.37%。


5.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市场监管系统动员部署视频会,正式启动为期3个月的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重点督促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外卖餐品描述、外卖点餐消费提示、消费教育引导、优化商家管理服务等制度机制。


6.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落实涉企收费优惠政策和整治违规收费情况汇报,要求进一步巩固整治乱收费成果。会议强调,要多措并举提振市场预期,巩固经济增长企稳回升势头。


7.据世界黄金协会,2022年全年中国黄金进口总量达到1343吨,同比增长64%,是自201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今年1月份,中国黄金ETF持仓减少4吨至48吨,跌至2020年2月以来的最低位。


8.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发布通知 ,要求加强物流统计监测工作,建立健全部门间的数据共享机制,全面防范和严肃惩治物流统计造假。


9.据证券时报,2022年,国内水泥行业受需求下滑、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企业利润出现大幅回撤。近期,水泥价格开始出现上涨,对于水泥企业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10.据国家发改委,截至2月15日当周,全国猪料比价为4.09,环比上涨2%。短期内供需博弈激烈,预计猪价或延续窄幅调整态势,猪料比或缓涨。


11.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通知,要求督促指导重点化肥生产企业坚决落实好2023年最低生产计划,推动本地化肥生产企业缩短停产时间,做到“能开尽开、应开尽开”。


12.据国家邮政局,1月份,快递业务量完成72.3亿件,同比下降17.6%;快递业务收入完成767.5亿元,同比下降16.3%。快递与包裹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84.8。






法律




1.最高人民法院、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意见》。《意见》从总体要求、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加强业务协作、加强工作保障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健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衔接机制的13项具体举措。进一步明确联络机构,建立会商机制,加强信息共享;推动协同保护相关法律政策完善,促进行政标准与司法标准统一;加强专业技术支撑、重点业务研讨,加强人才交流培训,推进跨区域协作共建、协同保护,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


2.最高检决定今年2月至12月在全国检察机关部署开展“民营企业司法保护专项行动”。专项行动的案件范围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及其近亲属向检察机关提出控告申诉的五类案件:涉及民营企业或者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或者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申请立案监督的案件;民营企业家被逮捕后没有继续羁押必要,申请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案件;涉及民营企业财产被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申请监督的案件;涉及民营企业刑事案件办理超期或者久拖不结,申请监督的案件;对法院生效刑事裁判或者检察院生效刑事处理决定不服,提出申诉的案件。


3.最高人民检察院21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过去五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开展民事检察工作情况。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介绍,五年来,全国检察机关依法支持起诉16万多件,其中支持农民工起诉10.8万余件。






学术会议及成果




福建农林大学吕健教授与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曹荣研究员联合报道了通过一种简单的阳离子交换法合成Bi2S3/CdS异质结构,从而实现了CO2光转换产C2H4的目标。相关成果发表在Research上。

评论
推荐阅读

【壹周要闻目录(第263期)】央行:关注长期收益率变化;3月制造业PMI升至50.8%;首个数据工作会释放积极信号

回顾一周大事件

蒙格斯智库 2024-04-08

【壹周要闻目录(第262期)】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医药,国资委确定首批启航企业;央行行长:房地产市场已出现一些积极信号

回顾一周大事件!

蒙格斯智库 2024-04-08

【壹周要闻目录(第261期)】金监局:加强银行保险机构数据安全管理;事关社保基金!三部门重磅发文

回顾一周大事件!

蒙格斯智库 202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