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的定位效应
凡是认定的事情,多数人不原意轻易改变。
蒙格斯报告 2020-08-21
千年不锈的刀锋:奥卡姆剃刀的秘密
蒙格斯报告
时间:2019-11-07
1328年,五月的一个夜里,一个人逃出了亚威农教皇监狱。他衣衫褴褛,身后是他生活了四年的“小房间”。低顶,无灯,带有少量通风口,和一个便坑。如果茅草也算的话,还有一点寝具。
他深吸了一口初夏冷飕飕的夜风,空气夹杂着一丝腐臭,却又异常香甜,这是自由的滋味。顾不上感怀,这位中世纪的肖申克匆匆奔赴意大利比萨,并辗转前往德国慕尼黑。在那里,他得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路易四世的保护,并成为了压死中世纪经院神学的最后一棵稻草。
此人名叫威廉,他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奥卡姆的威廉。
罗素《西方哲学史》
奥卡姆曾为不见于他本人著作中的一句格言而享有盛名, 但这句格言却获得了“奥卡姆的剃刀”这一称号。这句格言说: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
他虽然没有说过这句话,但他却说了一句大致产生同样效果的话,他说:“能以较少者完成的事物若以较多者去作即是徒劳。”
这也就是说,在某一门科学里,如能不以这种或那种假设的实体来解释某一事物,那末我们就没有理由去假设它 。
我白己觉得这在逻辑分析中是一项最有成效的原则 。
奥卡姆剃刀的精髓,即简单。最好的解决办法,一定是最简单的。
正是通过弃繁从简,哥白尼剔除了托勒密地心说的诸多理论假设,创造性地提出了日心说。为后世诸多物理学家赞叹,库恩更说:日心说具有较多的“美学上
的和谐”,对天体的基本特征做了较为“自然”的论述,“特设的假定较少”。
人有一种几乎本能的复杂倾向性,或者说,是对“多”的一种贪欲。而只有当我们洞察到问题的实质,去掉不必要的繁杂,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少”而有价值的事情上。
Keep it simple,stupid!
流行于企业界的KISS原理,要求企业尽量保持其核心业务,并将这之外的工作交由其他公司处理。
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认为:任何企业中仅做后台支持的不创造营业额的工作,都应该外包出去;任何不提供向高级发展机会的活动与业务,也应该采取外包形式。
杰克·韦尔奇任职通用电气CEO之初,发现其既有产品线多且乱,共有350个品种。大到核反应堆,小到微波炉,业务组合庞大而分散。这使得投资者对通用电气的未来一片迷茫。经过仔细考虑,韦尔奇提出“No.1 or No.2”原则,即必须把本产品做成本行业数一数二的产品,否则一律转卖。为贯彻这一原则,韦尔奇不惜放弃在当时仍风生水起的小家电制造业。
1994年,通用保留了15个能为其带来90%利润,具有“高科技含量,高开发成本,持久生命力”特点的部门,包括飞机发动机,汽轮机,塑胶制品,影响医学设备等;同时放弃了117个事业部和产品。直至1997年,通用已经从1985年《财富》500家公司中的第十位,跃升至榜首。
商业活动中,单纯的业务好于复杂的业务,而核心业务必然是单纯的。
奥卡姆剃刀的功效还不止如此。
有两个目标,等于没有目标
小时候,兴趣广泛的孩子总会得到家长老师的喜爱,当然,个别调皮的熊孩子可能就没这么幸运。
兴趣广泛本身不是什么坏事,那代表人类本能的好奇,是生命力的体现。而且通过尝试,我们总会找到最心仪的那一个,如果是在没有干扰的前提下,结果就是这样。但情况并不总是那么好,也许是家庭也许是社会,总会把愿望强加给我们,数量多强度大,以至于我们甚至分不清那是不是自己的愿望。
我们需要一把奥卡姆剃刀,帮助我们剃除那些不属于我们的目标。
也许我们很擅长给身边的物品断舍离,却不一定能对自己旺盛的好奇心下狠手(比如我)。此时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
紧迫不一定是重要
一天到晚被工作追着跑,想必谁都多多少少有过这样的体会。
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也许并不是工作太多,而是我们没有分清主次。在处理日常事务时,我们几乎是无意识地优先处理紧迫的事。但紧迫的事却不一定是重要的。
奥卡姆剃刀强调抓住问题的关键,也就是在所有事物中,要事第一。重要的,通常是与目标有密切联系的。
我们可以通过询问自己几个问题,来帮助自己理清思路:
要是你不嫌麻烦,可以将答案写下来,通过对比这些答案,你会发现自己在何处发生了偏离,也能够再次明确目的,掌握工作的全貌。
找出重要的事后,剩下的事我们可以交给别人来做,这也是奥卡姆剃刀高效能的秘诀之一。将工作交给合适的人,你既可以省时省力地完成工作,也能让他人感到自己的重要性。
不必让每个人满意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莱德·阿德勒曾说: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恐惧源于无知,而我们对他人的不信任,正是由于对彼此心意的不了解形成的恐惧。这些情感藏在潜意识中,却对表意识产生极大影响,猜忌,愤恨,轻蔑等等负面又毫无必要的情绪,阻碍着良性互动。
想要消除这些烦恼,就要找到人际关系的关键。阿德勒提出的概念是: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正视自卑感,告诉自己平凡并非无能,无需与他人比较。
做好课题分离,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的选择;无论对方如何,当自己选择信任时,便为这份信任负起责任,哪怕因此受到伤害,也不会逃避。
不必讨好每个人,如果因为自己的反对就能崩塌的关系,其实并没有缔结的意义,主动舍弃反而换得轻松。
寻求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作伙伴,并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将对自身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为身边的人做出贡献,享受付出的快乐。
第四个面包
假如你的饭量是3个面包,那么你为第4个面包所做的一切算是什么呢?
简单并不是容易。被物品奴役很容易,你只要放弃自己就好了;而若想生活得简单,就要夺回主动权,重新成为物品的主人。
断舍离帮助我们了解自身的喜好和需求,整理为我们简化了很多日常生活事务。还有一些隐性的繁杂,需要我们运用思维的奥卡姆剃刀进行剃除。
物欲仅仅是欲望的表现形式之一,对知识,对爱,对快感等等的贪欲隐藏得更深,更不易发觉。我们需要分清充实感与满足感的差别,短暂的满足无法给予我们真正的快乐,而让我们感到充实快乐的事物往往都是少量,简单的。
欲望没有尽头,这并不足以成为它的罪恶。欲望本身没有好坏,与之成为朋友,它可以指引你前进的方向;与之对立纠缠,它则会把你拖进浩瀚欲海。
“奥卡姆剃刀所提倡的,是一种最求简单化的思维模式。它以结果为导向,要求我们选择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这种简单不等于浅薄,简陋,粗放,相反,是深刻,丰富,且精细的。卓越的简单,绝不是‘偷懒’的简单,需要我们去认真准备,认真体会,认真实践,认真执行。
简单的道理,需要坚持不懈。”
正如知行合一。
“简单,也是选择生活得更用心一些。它就是直接和全神贯注地参与生活;品味和接触真实的东西;体验瞬间时刻;体验创造性工作的内在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