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双宁专栏

《韶山土》

唐双宁

时间:2019-11-07

导 言

我们这一代人对毛泽东是有一个认识过程的。经过反复比较,经过冷静思考,我们理性地把他看成一个人,但发现他不是一般的人。

朋友,您面前的是一抔土。

朋友,您面前的这抔土不是一般的土,因为它养育了一代伟人毛泽东。

毛泽东是人,不是神。

毛泽东是人,因为他就出生在韶山冲一个叫上屋场的小土屋里;您眼前的这抔土,就是我2006年春节在毛泽东出生的小土屋门前铲挖的。

毛泽东是人,但毛泽东绝不是一般的人。

毛泽东是大思想家、大军事家、大政治家、大诗人、大书法家(这些其实无需我在此多言)。

说他是大思想家,不仅仅在于他创造了毛泽东思想,更在于他能用这个思想指导实践,并获得成功。而且,他的思想不仅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以内指导实践,并且能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以外指导实践;不仅在社会领域指导实践,并且能在其他领域指导实践。这是其他许多思想家所没有做到的。

1977年,在夏威夷召开的第七届世界粒子物理学讨论会上,美国著名微粒子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格拉肖提议,把科学家新发现的构成“夸克”和“层子”的更基本的粒子命名为毛粒子(Maons),以纪念毛泽东。这一提议被大会通过。

在国际科学界,有用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科学概念的,也有用发现者的名字命名新的科学发现的,但几乎没有用政治家的名字命名的。毛泽东是一个例外。而且,这个命名是由美国人提议,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提议,在世界的物理学会议上通过,在美国的国土上通过,这不能不令人匪夷所思。

原来,早在1955年,毛泽东同钱三强等人曾有过一段对话。毛泽东问:“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吗?”钱三强回答:“是这样。”毛泽东又问:“质子、中子又是什么东西组成的呢?”这一问把这位科学家问住了,因为当时世界上认为,质子、中子是最小的基本粒子。停了一会儿,钱三强说:“根据现在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质子、中子是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基本粒子也是最小的,不可分的。”毛泽东微笑着说:“从哲学的观点来说,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原子、中子也应该是可分的。一分为二,对立统一嘛!你们信不信?”“你们不信,反正我信。”后来,毛泽东当着于光远和周培源又提起这件事,并引用了庄子《天下》篇中“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说法⋯⋯

之后,国外物理学家发现了“夸克”;之后,世界物理学大会通过了对“毛粒子”的命名⋯⋯

说他是大军事家,他指挥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斗战役。这些战斗战役不仅仅在于最后取胜,更在于交战双方力量对比之悬殊、己方代价之低廉。

苏区的反围剿、长征路上的周旋,什么“诱敌深入”、什么“十六字诀”,硬是把三百多万国民党中央军的步兵、骑兵、炮兵、空军,地方军的粤军、桂军、湘军、黔军、川军、滇军、西北军、东北军、马家军弄迷糊了,最后,蒋介石不得不给毛泽东的部队一个番号,不得不承认它的存在。

三大战役,是几百万人刀对刀、枪对枪的交锋,是农民的小米加步枪对正规军队的飞机大炮。然而,还是毛泽东打胜了。打胜了当然也有损失,“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嘛”!毛泽东的牺牲是卫士给他梳头时发现的一根白发,他不无遗憾地感叹道“哎,打了三大战役,浪费了我一根头发”(其实还没有“浪费”,只是变白了而已)。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一帮军人集团文武结合欲发动兵变,毛泽东一篇《我的一点意见》,将政变集团顷刻粉碎,有的检讨,有的外逃。试问,世间哪有最重视枪杆子又只拿笔杆子从不摸枪杆子依靠笔杆子打败了枪杆子的军事家?

说他是大政治家,翻开中国历史,能将政治驾驭得如他这般的还有第二人吗?而且,毛泽东的政治智慧不仅反映在风云变幻的政治斗争中,也反映在其他各个方面。

作为世界级军事统帅,毛泽东深知原子弹的威力。为此全国刚刚解放,他就提出以“跨代”方式,在中国尚不能制造汽车、飞机的时候,研制尖端核武器。他说“在今天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之后,中国相继搞出了两弹一星。

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1945年,美国在日本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延安的《解放日报》在头版刊登了消息,并做了比较恐怖的报道。对此,毛泽东立刻打来电话提出批评,随后又把发消息的同志叫到枣园,严肃批评一个多小时。后来,毛泽东在接见美国作家斯特朗时提出,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纸老虎;再后来,毛泽东在会见美国总统时,仍然戏谑地调侃“papertiger”⋯⋯为什么?因为美国投下原子弹时,我们的军队是小米加步枪,唯有最高统帅的气势,才能凝聚军心民心,才能最后把美国人打败。如果不是政治家,如果只是单一的军事家,能行吗?

说他是大诗人,人们都记得他那首《沁园春・雪》,可不一定知道当年蒋先生见了这首《雪》之后的窘相。据传,蒋先生见了这首《雪》后曾对陈布雷讲,“你看人家写的”!谁知陈布雷竟回了一句“人家是自己写的”。受此揶揄的蒋先生当时是何心情,我没有第一手资料,但知道后来蒋先生让国民党中宣部下发了一个通知,让全国能填词做赋的国民党员人人填一首《沁园春》,步毛泽东原韵奉和(填词哪有下令通知的?),以图将毛泽东比下。随后,国民党中宣部在征集的数千首《沁园春》中选中了一位易君左先生的大作,标明“反其意而和之”,欲与毛公试比高。

为说得透彻,这里不妨将两位湖南人的《沁园春》照录如下:

毛泽东《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三湘词人易君左《再谱〈沁园春〉》

异说纷纭,民命仍悬,国本仍飘。痛青春不再,人生落落;黄流已决,天浪滔滔。邀得邻翁,重联杯酒,斗角钩心意气高。刚停战,任开诚布信,难制妖娆。朱门绣户藏娇,令瘦影婆娑弄舞腰。欲乍长羽毛,便思扑蹴;欠贪廪粟,犹肆牢骚。放下屠刀,归还完璧,朽木何曾不可雕。吾老矣,祝诸君“前进”,一品当朝。

易先生之《再谱〈沁园春〉》可能比毛泽东的要工,但境界高下,还用比吗?

说他是大书法家,书法的最高境界是草书,草书的最高境界是狂草。唐以降一千多年,书坛上能攀上狂草高峰者寥若晨星,可是毛泽东攀上了。为此,1999年权威部门海选百年中国十大书法家,毛泽东居第五,位于吴昌硕、林散之、康有为、于右任之后,排在沈尹默、沙孟海、谢无量、齐白石、李叔同之前。此评选结果有人谓之“过誉”,“有政治因素”,有人则为毛泽东鸣不平,认为毛泽东“屈居”。估计认为“过誉”者看得技术高于艺术,认为“屈居”者看得艺术高于技术吧?这些不去管它了。我曾同徐涛同志谈过毛泽东的书法,徐涛讲毛泽东闲暇时经常同他们说:“你们这些医生,没事要学些书法”,“书法不仅是写字,这里边有哲学”⋯⋯徐先生同我讲了许多许多,根据徐先生的介绍,我把毛泽东的书法观概括为“草书第一、章法第一、读帖第一、书外功夫第一”,因为毛泽东注重章法的宏观布局,注重书外功夫,注重读帖而不是机械临帖,并最后攀上了狂草的高峰。我的概括得到了徐先生的首肯。试问,这些是一般的书法家能够做到的吗?

综上,在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诗人、书法家之前给毛泽东冠一个“大”字,应是当之无愧的。

我们再回忆一些往事。

1927年,毛泽东在湘赣一带搞秋收起义,不幸被民团抓住。这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次“走麦城”。抓住他的地方是浏阳的“七溪”,押送的地方叫“张家坊”。在离张家坊二百米的地方,他用两块大洋贿赂团丁(也有版本说撒一把大洋)竟得以逃脱。当他手脚并用、翻山越岭逃到江西铜鼓县排埠镇附近的一座山坳里(大约距他逃脱的地方直线距离有二十多华里)躲在茅草丛中的时候,搜索的团丁的枪支已经刮到了他头上的茅草,他竟躲过一劫⋯⋯

1934年,被罢了官的毛泽东被迫与红军长征。湘江血战后,八万六千名红军剩下三万,按着原定的路线继续前行。按此走法,这三万人与先走一步的五万多人一样“光荣”,应该是早晚的事。眼看毛泽东就要成为倾巢之下的一卵,谁知他开了几个会竟然重新获得了领导权并领着红军转败为胜⋯⋯

1945年,毛泽东只身(当然还有周恩来等陪同)到重庆谈判,蒋介石挟持着毛泽东,向解放区挑衅。延安方面请示打还是不打?毛泽东说,狠狠地打,你们越打,我们谈判越有利,蒋介石这个人是“消灭一点,舒服一点,消灭得多,舒服得多,彻底消灭,彻底舒服”⋯⋯

1947年,毛泽东带着他的人马撤出延安,数十倍的敌军穷追不舍,前是黄河,后是大山,在眼看就要被围歼的时候,毛泽东索性让人在身后插上一块“毛泽东由此去”的牌子,向着另一山坳扬长而去,追上来的敌人竟然莫名其妙,不再追赶,上演了一场真正的空城计⋯⋯

1948年,毛泽东在河北阜平县的城南庄驻扎,国民党的飞机投下炸弹,一颗嗞嗞冒烟的炸弹正好落在他的院子里,人们都惊惶失措地拉着他往防空洞跑,他却大大咧咧走到冒烟的炸弹旁拍了两下,问能打几把菜刀。直到人们将他拉进防空洞,这颗炸弹才爆炸⋯⋯

1950年,美国人在全世界威风八面,可以说打个喷嚏地球都要感冒。毛泽东派兵到朝鲜同老美打了一仗,把老美连同十六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打回老家,末了还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顶了他一下,也没啥”⋯⋯

1959年,社会主义大家庭的老大哥很是霸道,毛泽东索性在游泳池一边游泳,一边接待穿着西服正襟危坐的赫鲁晓夫。毛泽东游得痛快,赫鲁晓夫带着时差(据说昨夜未为他准备蚊帐还挨了一夜虫咬),唯唯诺诺,很是煞了一下这个老大哥的大国沙文主义威风⋯⋯

1966年,已经七十多岁处在二线的毛泽东因为对他的几个同事的不满,写了一张一百多字的大字报(这里不说这张大字报的对与不对,也先把它造成的后果放在一边),只说这张大字报一下子就把全中国闹得天翻地覆,人们越发对他热爱、信仰、忠诚、崇拜(这里也不说这些是否理性)⋯⋯

毛泽东确实是个人,不是神。但他是一般的人吗?

五千年来中国类似毛泽东这样的人也不是没有,谁是老大?凭史学家争来讲去也说不清楚。我是搞经济工作的,喜欢定量分析。一次我心血来潮突发奇想,选了十几个历史人物,如秦始皇、如汉高祖、如汉武帝、如曹操、如唐太宗、如武则天、如宋太祖、如成吉思汗、如朱元璋、如康熙、如乾隆⋯⋯这些人物今天随便给出一个都余威犹存、令人五体投地,他们同毛泽东比怎么样?我选取了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艺术家等五个方面,每个方面二十分,为这些人打了一次分,并对能成为开国之君者再加二十分(这是应该的,毕竟开国不容易)。打分结果列表如下:

我这个打分可能也不一定完全准确(社会科学本来就没有完全准确的东西),有些随意性。比如我曾给秦始皇打四十分,冯其庸先生对我说太低了,文怀沙先生也对我说他给秦始皇拟一副对联,叫“功勋盖世,罪恶滔天”,没有秦始皇,可能今天的中国就如同今天的欧洲一样。所以,我又在“开国之君”栏内为他加了二十分。他不是秦国的开国之君,但他统一了中国。再比如唐太宗,李渊打下唐朝江山分一半功劳给二儿子当不为过;唐太宗、康熙这两位历史上最英明的君主,虽未有多少理论著作存世,但治国的思想如果后人整理一下,也可称为“理论”,故每人在“思想家”栏内加十分,大家也能接受。我这个打分还可商榷,但至少可以使他们更有可比性,相信这个最终结果(不是某一项的具体得分)多数人是认同的。打分结果是:第一名毛泽东,第二名唐太宗,第三名康熙,并列第四名刘邦、曹操,并列第五名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宋太祖、成吉思汗、朱元璋、乾隆。怪不得毛泽东说“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说他们政治上、军事上还可以,嫌他们文化水准太低;至于成吉思汗,更是个粗人,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是个人,但他确实不是一般的人。

⋯⋯

这,就是我要专程到韶山挖这一铲土的“闪念”。

我们这一代人对毛泽东是有一个认识过程的。六七十年代,我们对他盲目崇拜,把他看成了神;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们对他怀疑过,彷徨过;后来,经过反复比较,经过冷静思考,我们理性地把他看成一个人,但发现他不是一般的人,尽管他自己说自己“三七开”⋯⋯

在对他进行比较、思考时,我阅读了海量的有关他的书,自己写的,别人写的,客观的,不客观的,赞扬的,攻击的⋯⋯我几乎走遍了他所走过的路,从韶山冲到长沙师范、北大红楼、一大会址、南湖航船、安源煤矿、井冈山巅、中央苏区,再到万里长征、陕北高原、二渡黄河、西柏坡村,再到他的双清别墅、菊香书屋,甚至他同斯大林看剧的剧场、顺口说出“人民公社好”的麦田⋯⋯我尽可能结识与他接触过、共事过的人,他的亲属,他的身边工作人员⋯⋯发现,他不是一般的人⋯⋯

朋友,当你捧着这抔土时,是否能思考一下他为什么不是一般的人吗?

自注:韶山土,我于2006年春节铲挖,分成一百份,自书“韶山土”三字,装入自制楠木盒中,以此文为“说明书”,编号送与友人。

评论
推荐阅读

读苏东坡诗词十六首(2)

吹箫把酒青天问,哪个人生不缺圆。

蒙格斯报告 2021-03-01

读苏东坡诗词十六首(1)

再转头时空忆梦,庄生莞尔笑人同。

蒙格斯报告 2021-02-20

庚子春旧体诗百首(39)

冬眠的大地,被你猛然打破沉睡的梦。

蒙格斯报告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