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周要闻目录(第291期)】制造业PMI时隔5个月重回荣枯线之上;央行再出新工具
回顾一周大事件
蒙格斯智库 2024-11-04
第2期:第七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结束; 深圳市GDP首次超越香港; 股票配资开始卷土重来
蒙格斯智库
时间:2019-03-13
经济
1、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据新华社,该会议强调,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要统筹实施好宏观政策、结构性政策、社会政策,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就业优先政策;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2、广东省政府印发《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分工方案的通知》
《通知》赋予广东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将享有更多的省级乃至国家级权限。通知称,支持广东自贸试验区在关键领域先行先试,如支持医疗机构开展干细胞临床前沿医疗技术研究、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个人境外证券投资、保税区外开展航空保税维修等。
3、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到上海调研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准备工作
据中国经济网,易会满表示,要牢牢把握改革的总体要求,坚持服务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改革定位,尊重市场规律,强化市场约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机制。
4、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
据新华社,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要注重在稳增长的基础上防风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
5、《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提出扩大粤港跨境投资产品
据经济参考网,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长刘怡翔表示,两地正商讨“理财通”,即互相买卖对方的理财投资产品,预计2022年前有成果。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6、第七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结束
据环球网,中美双方进一步落实两国元首阿根廷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围绕协议文本开展谈判,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服务业、农业以及汇率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朗普表示,磋商取得实质性进展,美国将延后原定于3月1日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的措施。
7、银保监会回应地方政府债务
据中国经济网,银保监会表示:要一城一策,根据不同城市不同地区情况,在存量增量上采取不同措施;如果债务很重,是不是有其他办法增加偿债能力,比如有些项目是不是可以进行增信,下一步地方还将进行专项债的发行,偿还存量债务。
8、央行召开2019年金融市场工作会议
会议主要内容:加强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落实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全面深化民营企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发挥债券融资支持作用;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做好机构监测和风险防范;强化票据市场建设和风险防范,加强同业拆借市场管理;继续推动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
9、发改委:预计2019年基建投资有望保持中速增长态势
发改委表示:2019年将加大关键技术、高端装备、以及核心零部件和元器件领域投资,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商用步伐;预计2019年采矿业、中高端制造业等有望成为投资热点行业。
10、全国工商联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专题座谈会在京召开
据新浪,会议强调要积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等工作。柳传志、曹德旺、陈东升、马云、马化腾、董明珠、左晖等企业家作了发言。
11、税务总局: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发文明确,小微企业“六税两费”按50%幅度顶格减征
新政策下小微企实际税负将从10%降到5%,税负比原来降低一半;若此单位的效益越来越好,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按照原来的规定是不能再享受优惠政策的,但现在只要不超过300万元,仍然可以享受优惠政策。
12、深圳市GDP首次超越香港
2018年,香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453.17亿港元,同比增长3%;深圳市GDP为24221.98亿元,增长7.6%。按人民币算,去年深圳市GDP高出香港221亿元左右,这是深圳市GDP首次超越香港,深圳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经济总量第一的城市。
13、中国2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2,创2016年3月以来新低
中国2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2,创2016年3月以来新低,预期49.5,前值49.5。2月官方非制造业PMI为54.3,预期54.5,前值54.7。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2.4,前值53.2。
14、国家统计局公报显示,2018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
国家统计局公报显示,2018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
15、国内成品油价“四连涨”,迎开年来最大涨幅
据新浪新闻,3月1日起每吨汽油上调270元、柴油上调260元,按家用汽车算,加满一箱油,成本增加约10.5元。
16、外管局:1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15960亿元
据新浪财经,外管局:1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15960亿元,支出14379亿元,顺差1581亿元。
编辑
金融
1、《证券基金经营机构管理人中管理人(MOM)产品指引(征求意见稿)》新鲜出炉
据金融界,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汪兰英表示,《指引》标志着多管理人业务模式在中国资本市场的落地,意味着我国多管理人业务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指引》为MOM业务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使得开展MOM业务有法可依。
2、中国证监会核准海通恒信国际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不超过26.83亿股境外上市外资股
据华尔街见闻,中国证监会核准海通恒信国际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不超过26.83亿股境外上市外资股。按照香港上市流程,下一步,海通恒信将很快上香港联交所聆讯,之后就进入发行上市阶段。上市后,海通恒信将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券商系融资租赁公司。
3、信托监管工作会议召开
据新华网,信托监管工作会议召开,信托股权面临严监管,资金信托管理办法要修改,会议还要求管战略管风险管股东,并推动信托公司股权管理办法的出台。
4、沉寂了一年之久的股票配资,开始卷土重来
据证券日报,沉寂了一年之久的股票配资,开始卷土重来。有配资公司称,可以按照1倍到10倍杠杆、指定账户操作和指定券商通道,以及年化12%至24%的利息等条件,向各种有配资需求的投资者提供不同类别的配资资金。更有配资公司表示,5000万元以内的配资资金,10分钟就能到账。
5、农行目前正考虑将理财子公司(农银理财)注册地回迁为总部所在地北京
据证券时报,此前公告称将理财子公司(农银理财)注册地拟定为深圳的农行,目前正考虑将注册地回迁为总部所在地北京,而且“回京”或是大概率事件。业内人士认为,京沪深对理财子公司的明争暗夺,只是全国各地打造现代经济核心支柱金融业的大潮中,一个并不让人意外的缩影。
6、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有关工作的通知》
据新浪,《通知》称:加快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债券工具创新,通过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转股型二级资本债券等创新工具补充资本,支持保险资金进行投资;加快研究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行业范围限制,规范实施战略性股权投资;抓紧建立“敢贷、愿贷、能贷”的长效机制,商业银行要于每年年初制定民营企业服务年度目标,在内部绩效考核机制中提高民营企业融资业务权重,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商业银行贷款审批中不得对民营企业设置歧视性要求;银行保险机构要综合运用增资扩股、财务重组、兼并重组或市场化债转股等方式,帮助企业优化负债结构。
7、中基协:截至1月底,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4458家
中基协:截至1月底,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4458家,较上月存量机构增加10家;已备案私募基金75178只,较上月增加536只;管理基金规模12.74万亿元,较上月减少370.9亿元。
8、监管部门正抓紧制定或修订信托行业相关监管制度
据证券时报,为对标资管新规相关要求,监管部门正抓紧制定或修订信托行业相关监管制度。其中,由银保监会信托部制定的《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办法》进一步梳理并明确了具体业务的监管规则,目前已经结束对各省级银监局的征求意见阶段。该《办法》包括:信托产品包括公募与私募,可以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发行公募信托产品,认购起点1万元;创设信托产品新的分类,资金信托分为资金融通型信托和资产配置型信托等。
9、市场传言监管部门正制定资金信托相关新规
据上证报,市场传言监管部门正制定资金信托相关新规,拟推出投资门槛为1万元的公募信托产品。信托人士表示,公募信托产品应为标准化产品,属于净值型产品范畴。
10、新《私募投资基金备案须知》或于近期出炉
据中证报,新《私募投资基金备案须知》或于近期出炉。新备案须知强调了“实缴规模”“打破刚性兑付”“规范资金池”等方面的要求,还就最近出炉的第四类私募管理人私募资产配置基金提出了特别的要求。在新备案要求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实缴规模不得低于1000万元。
11、通过互联网机构将客户直接引流至资金信托违规,应清理叫停。
据21世纪经济,监管人士表示,通过互联网机构将客户直接引流至资金信托违规,应清理叫停。各地监管将组织全面排查清理,对于排查发现仍存在违规引流的信托公司,除责令其清理整改外,还应采取相应监管问责措施。
12、“特金会”工作午餐被取消 美股期货全线下跌
据华尔街见闻,“特金会”取消,道指盘中跌超250点,但此后特朗普表态称“可能”会在6月12日或稍晚举行“特金会”。美股跌幅大幅收窄,纳指一度转涨。截至收盘,标普收跌0.2%,纳指微跌,道指下跌75点。B站大涨11.3%。欧洲Stoxx汽配指数跌1.84%。黄金上涨1.2%,油价跌超1%。美元、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
风险
1、2月23日债券重大事件提示
据wind数据,中城建“16中城建MTN001”到期付息存不确定性;“16庞大01”到期兑付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国购投资债券将继续停牌;中诚信国际上调北部湾投资集团及相关债项信用等级;邦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发生超过2017年末净资产10%的重大损失;北讯集团继续延期支付“18北讯01”利息。
编辑
2、2月26日债券重大事件提示
据wind数据,胜通集团公司债券停牌;“16新华债”等多只债券上调票面利率;庞大集团延期支付“16庞大01”本息;安邦人寿延期披露2018年第四季度财报和偿付能力报表;债市首例欺诈发行案新进展,五洋建设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3、2月27日债券重大事件提示
据wind数据,标普将东旭集团长期主体信用评级下调至B-;3月22日召开五洋建设破产重整第一次债权人会议;“16奥瑞金”等多只债券上调票面利率;华业资本两家子公司未收到应收账款。
4、2月28日债券重大事件提示
据wind数据,天广中茂公司债券“16天广01”将继续停牌;“16玉皇03”异常波动盘中临时停牌;“12宁宝源”异常波动盘中临时停牌;法院受理天威集团子公司君达公司重整申请;美凯龙拟发行不超40亿元债券。
5、3月1日债券重大事件提示
据wind数据,“16洛娃科技PPN001”未按时偿付,构成实质性违约;“19新兴MTN001”等四只债券取消发行;山东山水已偿付违约债券本金33亿元;“15迪马债”将于3月8日在上交所提前摘牌。
6、银保监会发布题为《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
据新浪,银保监会发布题为《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称,持续整治各种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坚决整治不法金融集团和高风险机构,针对高风险中小银行保险机构,研究制定风险化解处置时间表和路线图,重点防止局部风险转移扩散,由个体风险演变为区域性、系统性风险。
7、美联储戴利:应警惕通胀上行和下行风险
据华尔街日报,美联储戴利:不相信菲利普曲线已死;对通胀的恐惧不应过度成为政策担忧点;应警惕通胀上行和下行风险。
法律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
据新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提出建立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
2、公安部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套路贷”新型黑恶势力犯罪有关情况
26日,公安部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套路贷”新型黑恶势力犯罪有关情况。截至目前,全国公安机关共打掉“套路贷”团伙1664个,共破获诈骗、敲诈勒索、虚假诉讼等案件2162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349名,查获涉案资产35.3亿余元。
3、最高法“五五改革纲要”发布“推动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等提法引关注
据央广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深化人民法院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也就是《人民法院第五个五年改革纲要(2019—2023)》27日发布,《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2013—2018)》白皮书同步发布,以中英文双语形式,系统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进展与成效。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少平介绍,“五五改革纲要”由总体要求、主要内容和组织实施三部分组成。其中,主要内容包含10个方面65项改革举措,通过科学构建坚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服务和保障大局制度体系、以人民为中心的诉讼服务制度体系等10大体系,推动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4、最高检:推动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机制法律化
据新华社,最高检日前发布的《2018-2022年检察改革工作规划》提出,探索建立罪错未成年人的临界预防、家庭教育、分级处遇和保护处分制度。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厅长史卫忠27日表示,将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为契机,积极推动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机制及时上升为法律。
学术会议及成果
1、北大光华:全国两会十大热点前瞻
据央广网,两会是观察中国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窗口。27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联合举办了“两会前经济形势和政策展望分析会”。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金融系教授刘俏预测,到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经济现代化之时,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将达到3.5万国际元。这是高收入国家大约在2000年左右达到的水平。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应用经济学系教授周黎安表示,中国过去四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从来源上分解,主要受益于跨地区、跨行业和跨所有制的生产要素再配置。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大,以生产要素再配置为驱动的增长趋于衰减。其重要原因在于:一系列制度障碍导致生产要素市场还存在许多扭曲和错配,严重阻碍了生产率的提高;要素配置的进一步市场化亟待推进和完善。
2、美国经济学家预计,美国经济将于2021年前进入衰退
据中新社,美国全国商业经济协会(NABE)25日公布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四分之三的经济学家预计,美国经济将于2021年前进入衰退。美国全国商业经济协会当天发布了对300名经济学家的半年度经济政策调查报告。报告显示,10%的受访经济学家预计,美国经济衰退将从2019年开始,42%的受访者预计2020年美国将出现衰退,25%的受访者预计2021年美国开始经济萎缩。其余的人预计经济下行将迟于2021年。受访经济学家还对当前美国货币政策感到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