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风险社会 | 确定性是一种错觉

格尔德·吉仁泽

时间:2018-08-08



错误的预测和虚假的确定性

人类似乎离不开确定性,这种需求促使他们坚持相信某事,而非提出质疑。对确定性需求较大的人更容易形成某种认知模式,而不愿意接收那些与他们的既有模式相悖的信息。他们对模棱两可的事感到困惑,希望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先拿到学位,买辆车,然后开始工作,找到完美的伴侣,买房子,再多生几个漂亮的孩子。但是后来,经济崩溃,他们的工作没了,伴侣有了外遇,被迫整理行囊,搬到更便宜的地方。在一个变化莫测的世界,我们不可能凡事都提前计划好。没有走到桥头,是无法过桥的。事先计划并安排好所有事情是问题产生的原因,而不是问题的解决方法。有这样一个犹太笑话:“你知道如何让上帝发笑吗?告诉他你的计划吧。”

当然,错觉并不是全无好处。小孩子常常需要抓摸“安全毯”来减少恐惧或获得安慰。但是,对成熟的成年人而言,对确定性的过度需求可能会带来风险,妨碍我们学习如何面对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不确定性。不管多么努力,我们都无法像给牛奶脱脂一样,让生活零风险。
这种对确定性的错觉不能完全归咎于心理需求,提供所谓可靠信息的人才是导致这一错觉的主要原因。他们让我们误以为,只要拥有适当的科技手段,未来就是可以预测的。但是,一件件糟糕的事情却接踵而至。很多专家都在散布虚假的确定性信息,甚至到了不知羞耻的地步。在一家高档的苏黎世酒店里,我听到一位金融专家操着一口浑厚的男中音向一位满脸渴望的客户透露:“我很确定我找到了投资‘圣杯’。”这位专家满怀信心地宣传一种所谓万无一失的投资,一个小时后他说服了客户,将金钱收入囊中。
寻求确定性是过去人们努力的方向。神秘的异教团体、预言家以及知道对错的权威人士都是这种做法的支持者。实用主义哲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指出,几个世纪以来,很多哲学家也受到了根本不存在的确定性的误导,将知识等同于确定性,将信仰等同于不确定性。如今,从预测股票走势的计算机软件到医学影像设备,各种现代科技与宗教及权威人士所承诺的确定性展开了竞争。
要想正确地认知风险,追求确定性是最大的阻碍。虽然有些事情是我们知道的,但我们必须清楚还有一些事情是我们无法知道的。我们几乎可以确定哈雷彗星会在2062年回归,但却无法预测自然灾难和股市暴跌。地震学家查尔斯·里克特(Charles Richter)说,“只有傻瓜、骗子和冒充内行的人才会预测地震”,里氏震级表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通过分析政治和经济专家的数千个预测,我们发现他们的准确率比外行人或投飞镖的猩猩高不了多少。不过,专家最擅长的就是给自己的错误找理由(“我差点儿就对了”)。可问题是,错误的确定性信息会造成巨大的破坏。我们看到,盲目相信各种测试和金融预测不仅会危害你的身心健康,还可能会毁掉你的银行账户,甚至摧毁整个经济。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生活,第一步就是了解已知风险和未知风险之间的区别。

风险、不确定性和决策

两位衣着华丽的年轻女性面对面端坐在各自的椅子上,神情平静,但她们都没有注意到对方。变幻无常的命运女神福尔图娜(Fortuna)坐在左边,她被蒙住了双眼,手持命运之轮。轮子上有的人在拼命攀爬,有的人紧抓轮子不放,有的人则跌落下来(图1)。精明自负的科学之神萨匹恩提亚(Sapientia)盯着手中的镜子,入迷地欣赏着自己。这两个神话人物向我们展示了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两种极端情况:福尔图娜会赐予人们好运还是厄运,全凭她的心情;而科学总能给人确定的信息。

图1 手持命运之轮的福尔图娜(左)与科学之神萨匹恩提亚(右)面对面坐着。在这幅16世纪的木版画中,两位神话人物处于传统的对立状态。命运使得人们在福尔图娜的轮子上攀爬或落下,而科学带给人们确定性。一个世纪以后,发生了一场最伟大的科学革命,偶然性被驯服,科学也失去了确定性。

这幅木版画雕刻于16世纪,一个世纪以后,人类思想发生了一次最伟大的变革,即“概率革命”,俗称“驯服偶然性”。这种驯化开始于17世纪中叶,从那时起,福尔图娜与萨匹恩提亚之间的关系由“对立”转变为“亲密”,但是也少不了互相抢夺对方的权力。科学力图把人们从命运之神的轮子上解救出来,消除人们对命运的笃信,用因果关系替代偶然性。而命运之神对此进行了回击,用偶然性削弱了科学本身,并建立了概率论和统计学的辽阔帝国。双方经过此番争斗,再也不是从前那番光景了:命运之神被驯服,而科学则失去了确定性。
如今,我们生活在由这两位神话人物所创造的令人迷惑的世界里,头脑里装满了数字和概率。现在,要是没有统计数字,生活将不可想象。市场和贸易出现以后,大胆而精明的商人乘船穿梭于不同的国家,获取了大量财富,超越了处于统治地位的贵族。后来,这些商人发起革命,使没有贵族头衔的人也能过上体面的生活。今天,商人们不再为了财富四处奔走,而是在能够预测股市走势的数学模型的帮助下,在高速运转的电脑上完成交易。自始至终,蒙住双眼的福尔图娜都没有停止工作,她依旧平静地摇着轮子,欺骗着预测专家,让诺贝尔奖得主发明的对冲基金毁于一旦。

图2 确定性、风险和不确定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区分“风险”和“确定性”,但却把“风险”和“不确定性”用作同义词。其实,它们根本不是。在风险已知的世界里,包括概率在内的所有事物都是确定的,统计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足以让我们做出明智的决策。但是在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所有事物并不都是已知的,我们无法通过计算做出最佳选择。这时,我们还需要借助睿智的经验法则和直觉,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

依程度的不同,不确定性可分为很多种。从17世纪开始,概率革命赋予了人们统计学的思维能力,让他们打败了命运女神,但这些技能针对的是阴影最浅的那部分不确定性,即充满已知风险的世界,这种已知风险可简称为风险(图2中图)。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所有的选择、结果和概率都是已知的,比如买彩票。但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莫测的世界里,大多数时候,事情的概率都是未知的,因此,我们会面临很多未知风险或不确定性(图2右图)。与风险相比,不确定性的范围更大。和谁结婚?该信任谁?剩下的人生要如何度过?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我们不可能通过精确地计算风险来选择最理想的行为方式。我们不得不和“未知的未知”打交道,这样一来,意外就会发生。但是,即使无法通过计算找到清晰的答案,我们还是要做出决定。所幸,我们不用拼命抓住命运女神的轮子不放,也不会从轮子上摔落下来。除了数学概率,福尔图娜和萨匹恩提亚还创作了一件我们常常忽视的作品——经验法则,用科学术语讲就是“启发法”。做决策时,我们需要以下两套思维工具:
1.风险:如果风险是已知的,想要做出明智的决策,你需要的就是逻辑思维和统计学思维。
2.不确定性:如果有些风险是未知的,想要做出明智的决策,你还需要直觉和睿智的经验法则。

大多数时候,这两套思维工具都必不可少。有的事情可以计算,有的不可以,即使可以计算一般也只是做粗略的估计。

评论
推荐阅读

风险社会 | 灰犀牛的五个阶段

黑天鹅的背后是不断汇聚的灰犀牛。很多灾难的发生,不是因为发生之前的征兆过于隐蔽,而是因为我们的疏忽大意和应对措施不力。面对明显的危机,我们的本能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否认,来积蓄行动的心理力量;一次次可以做出防范的机会都被错过了,直到真正、巨大的打击最终来临;而面对真正的危险时,人最容易做出的反应往往是僵立不动。

米歇尔·渥克 2019-01-11

风险社会 | 雷曼兄弟的教训

2008年金融风暴及其引发的经济危机中,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金融企业破产案。深究其因,其失败主要源于几方面:1、杠杆率过高;2、激进的多元化;3、风险管控不独立;4、激励机制导致短期行为;5、风险过度集中;6、公司治理存在严重缺陷。

朱小黄 2018-10-10

风险社会 | 朱小黄:打造银行百年老店与保守主义

此次危机也让人不禁反思公司治理的核心价值,而更为重要的是,危机中暴露出来的事实对我国发展的启示。基于此,朱小黄博士提出了要承载民族复兴的使命——打造银行百年老店。百年老店强调历史传承,强调对核心价值、原则底线的守护和坚持。此外,寻找那些银行百年老店所要遵循的普适价值和基本规则,也是后危机时代我们要做的一项非常基础的工作。

朱小黄 2018-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