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没有着落处
人心没有着落处
李义奇 2024-11-04
需卦创识
李义奇
时间:2019-10-28
读至需卦,始知学易之难。
古往今来,解读需卦的种种说辞,矛盾之处甚多,很难照顾到内部逻辑的一致性。根据周易卦象顺序安排,“需”应当是君子在初生、受教育成人后,上位(王侯之位)之前,这一段时间内的君子之行。
读书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到妙处,如我为此时此境中人。陈寅恪有言,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同情,始能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读周易更当如是。每到不通处,竟有超越数千年,与远古圣贤就其用心良苦处,来一个量子纠缠式的感应:问一问他们为何做此卦象,究竟想诉说什么意义?当然,这只是妄想而已。
周易有卦象、文字两个意义展现的符号系统,可以互参互应,兼顾对照。相比而言,远古时期,人们擅长的是图像符号系统,不擅长文字符号系统(文字来源于图像符号)。按照一般的道理,人们往往会在不擅长的地方留下更多的“破绽”。或者说,不擅长的表达方式,展现出来的虽然简陋,但可以确保是真实的东西。就像一个大学教授和一个文盲分别表述同一件事,可能文盲所言,没有大学教授讲的清楚悦耳,但文盲聊聊数语,一定是最质朴的、最贴近事实的。大学教授则免不了会犯以文害意的毛病。从这个意义上讲,就远古时期人们不擅长的地方入手,即主要从卦辞爻辞等文字符号系统入手,虽然难一些,但是可望直接贴近周易的真意。更何况,数千年来,易的卦象符号系统,已经被方士、术士那些江湖人士玩坏了,成了神秘主义领域的东西。不客气地讲,所有搞神秘主义的,都是知识的敌人。
按照“顺性命之理,尽变化之道”的说法,理解需卦,找了三个前提:
一是需卦所述的行为主体是君子,即为王为侯者,他们肩负重任,上承天命,下济黎民,自强不息。
二是此卦的位置,处于屯卦、蒙卦之后。屯卦述初生之象,蒙卦述启蒙教育之象。一个君子式的人物,接受到良好教育之后,下一步该干什么?合乎逻辑的是行动、创业。
三是牢记王弼所言“意象言”的关系,不可困于言、惑于象,关键时直指其意。
需卦的卦辞爻辞还是很有特点的。卦辞点明前提条件和主要任务,一至五爻爻辞接连五个“需于”,紧扣卦题,层层递进,解开字义,全卦内容随之明晰。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需的含义,有人解为等待,有人解为需待,还有人解为一种粮食、一种占卜方式。按下不表(看过本文自然明了)。“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容易理解,即:心怀诚信,光明通达,守持正固,则吉。可以致远(行以致远而利天下)。
根据周易卦象顺序安排,“需”应当是君子在初生、受教育成人后,上位(王侯之位)之前,这一段时间内的君子之行。随后的爻辞,描述的就是君子之行(涉水渡河),目的是另辟新居。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爻辞信息透露,君子此时在郊外,应当守持恒常之心,不会有过失和麻烦。
如何在郊外?应当是从家门走到郊外。干什么?肯定有一个要去的目标。
君子此时已经立下志向,开始行动。爻辞的意思,是决心已定,当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看来,到达目的地,需要渡过河流。)
(从郊外)前行,来到河边沙地,寻找过河的合适地段。应当是徒步过河。徒步过河,就要观察寻找方便渡过的、水不太深的地方。否则,过不去啊。
此时不可固执,要因时而动,多察看一些地方,虽然会浪费一些时间,甚至会有折回反复,但终究会找到合适渡过的地方。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过河的合适地点已经选定,准备过河,前行至河边泥泞之地。
此时,君子志向(目的)已经向外显露,行动地点也已经显露。竞争者或者敌对方,会主动攻击君子,阻碍其行动。
此时,君子应敬谨审慎,敬慎待之,加强防备,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血,即洫,沟洫、河沟之意。
此时君子渡河之中,行至最危难处。
要冷静、顺势,尽快过河。从河中出来,从水流中尽快脱离出来,成功地渡过河流。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以酒食为象,说明君子已经渡过河,找到安居之处,已经得位(有酒食可享)。需的过程已经完成。
至此,需的含义已明,即君子长大成人后,脱离旧居寻找新居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走出家门,需要寻找合适的地点过河,需要应对敌对势力的攻击,需要尽快渡过脱离险境,然后可达安居之处。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三人,即众人。不速之客,即不召而至之人。君子到了新的居住地之后,有众百姓归附,善待他们就好。
殷商时期,已经是相对稳定的农耕生活方式。先王在一个适合农耕的地方建立一个小国家(居民点),时间久了,就会有人地关系问题,若人口繁衍过多,就会有生存压力。此时需要有人(君子)率队开辟新的定居点。当一个王或者头领的儿子较多,就需要那些有能力的儿子去开拓疆土,另辟新居。需卦描绘的,就是王子(君子)长大成人后,肩负其自己的使命,脱离旧邦,另择(辟)新居,另立新国、就国的过程。从一爻至五爻,五个“需于”,代表了这个过程中递进前行的五个地点,离开旧邦来到郊外、到河边沙地、走进泥泞、走进河中、到达新居(酒食之象)。然后有百姓来归附,新国初立。这个过程之中,显示的是君子不避艰险前进之象,是君子心怀理想,知险不惧,知难而进,勇渡河关,建功立业,为民造福。需卦之道,是君子将心中远大理想推而行之的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好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此前解卦之人,多将需之义解释为守正待时。时不至则事不成,虽在需的过程中多有待时之义,但等待终归是暂时的、等待终究是行动过程中的若干个环节。若将需的含义解释为等待,从一爻爻辞到五爻爻辞,描绘的是一个前行的过程,又作如何解释?难道是在等待中前行吗?合乎逻辑的行为,只能是在前行中,遇到问题,等待时机,解决问题,再继前行。是在前行中等待。因此,需卦爻辞之意,描述的是一个过程,即君子离开旧家创立新居的过程。守正待时,只是小插曲,不能是主题。否则,卦象中昂扬的君子不避艰险奋勇进取精神,岂不是被数千年来的腐儒所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