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杂谈

李水:有些月光不动心

李水

时间:2019-10-25

11月的某天傍晚,在深圳。外孙女小七指着窗外说:今晚有月亮!我偏过头往窗外望去,果然一弯细月悬于太空,弯月下面还有一颗明亮的星,不知道金木水火土中这会儿是哪颗星在陪伴这弯亮月。灰蓝色的天空显得宁静祥和,我的心里一动,奔到阳光上赏月而坐。观那月亮,清纯而淡然的光芒,在夜空里布散,没有一丝矫情,没有点滴夸张,与我当下的心情契合无瑕。原来古人的诗词歌赋中对月亮的赞颂和借境而歌并不是无病呻吟的骚客炫酷啊。试想,没有雅淡静谧的心绪又怎能吟出“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这样的千古佳句?

记不清上一次动心而赏月是什么时候的事了,应该还是少年时的事吧。月亮的清雅脱俗静谧明亮只是一个常识。动心而赏月大概只是诗人的情怀。俗人们忙于生计,忙于功利,忙于奔波,忙于计较,已经无暇顾及赏月这种清新淡雅的情调了。且不说雾霾笼罩的夜晚,月光和星空都被抽空一般的消失无影,留给人间一片茫然。就算是清朗月下,俗世俗人,哪里还有举杯邀月的情怀?灯红酒绿,推杯换盏之际,何处去寻找起舞弄影的诗意?

一个星夜,亘古不变,古代现代,时空交错。但现代人却被功利所累,丢失了淡淡忧伤,清清雅雅的诗意。许多俗人偏要挂上淡泊宁静,心存致远的书法横、竖条幅,这些“艺术家”往往字体奇形怪异,笔端噱头乱溅,字里行间流露的都是对月潭清光的褻渎。二十世纪的科技成果的确带来了人类财富的巨额增长,但也挟带着不可抵挡的原始诱惑。浮躁、利己、暴发、贫富差距和公平失衡导演出近百年的悲喜交织的冲冲撞撞的历史。战争与掠夺,屠杀与盘剥带来各种人类的冲突。亨廷顿把人类沖突如宗教之间的冲突归结为人类几大文明体系之间的冲突,似乎无法避免。但这种归纳虽然颇有新意且风行于世。但笔者不以为然,真正的冲突根源大概应该是二十世纪科技发展带来的财富没有在全球得到公正的流转。贫穷的人们虽然勤奋却难逃贫困缩命。美国人欧洲人等发达国家分享了人类大部分资源,这是不公平的。那么所谓现代文明到底是文明还是粗鲁的确成了一个疑问。

我们生活在这样的历史时期,就须接受这历史的全部内容。包括粗野鲁莽和自私功利的人文环境。当然,也享受着这时代特有的快捷、拥有的快感。

偶尔举头望明月,人间烟火浓香深。却又神往那一份月下静安的恬淡。所谓偶尔想起,永不忘记,也可以形容人与月之间的相互神往、相互依恋,相互惦记、相隔遥远的复杂关系。

最近世界上发生的一些事引起各种无奈而热烈的议论。美国总统大选中希拉里与特朗普的各种跌宕起伏的撕扯,最后屌丝逆袭成功,出乎世界上精英人士的意外。其实依笔者陋见,这也是世界财富公平失衡的集中表现。世界各路神仙对此并无心理准备,担忧世界秩序会被这位不按套路出牌的总统搞乱。而吾所忧者,全球民粹气候会跟着“川普”升温。果若如此,世界将入多事之秋。另一件事是中国的房价高企,政府最近淩厉控制,颇有成效。只可惜这靠行政力量的成效能否持久仍难预料。听说北京金融街附近的住宅已达15万一平米。真是闻而惊心,若干年后看今天的离奇房价恐怕也是一场历史浩劫。

心中如此千千之结,月亮再清纯,月光再雅致,又有谁会关注,谁会观赏,谁会借以抒怀,谁会吟词填赋呢?任凭那月亮孤孤单单,孑然一身,寂寂寞寞,悽然自怜吧,并不是每晚的月亮都会让人动心的。

人生易老,月却不老。人世间复杂错综,月亮却永恒不变。人生逾来逾沉重,赏月的心境便逾来逾寡淡。古人虽无机械之利,却不乏赏月之心。不知是人变矣抑或月变矣?

笔者闲坐阳台赏月良久,感受到一阵来自生活深处的麻木。有的月光并不让人动容动心呢,世事喧嚣,浮名利禄,只争朝夕,疲于奔命,仍能有一份纯粹为月光而有的动心或许只能是孩童和修炼深厚的智者了。


评论
推荐阅读

卖大麻的丹麦“自由城”

何家弘教授通过在丹麦“自由城”的游历,对这一独特的地方产生了制度以及文化、民主、改革这些问题的思考。

何家弘 2019-12-02

朱小黄:天际之外

人生有限,天际无穷。客观上的宇宙使每个人每件事都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尽管如此,人依旧是不能放弃对天际之外的向往与想象的。无数人寻找远方,是因为他们顽固地相信那天际之外生长着内心深处所追寻的理想。

朱小黄 2019-10-25

朱小黄:何处寻乡愁

人生过程中有许多重要的站点,都会在岁月飘过之后引起思念。本文引用了多位诗人的诗句,描述了自身过往经历。作为离人,不禁发出感叹:只有那些消失的生命中的标识才真正是乡愁的根源。而如今又能到何处去寻找渺无痕迹的生命路标来寄托时而滋生的乡思愁绪呢?

朱小黄 2019-10-25